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办事服务 > 便民服务 > 社保 > 慈善事业

苏州认定首批“慈善实体”“慈善空间”

时间: 2022-12-08 11:04 来源: 苏州市民政局 访问量:

为进一步做强做优慈善载体,满足群众多层次、个性化慈善服务需求。今年6月起,苏州创新探索“慈善实体”“慈善空间”认定工作,努力推动形成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的现代慈善事业新格局。

慈善实体是指由慈善组织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、个人兴办的公益性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助残、文体等方面的机构和设施,为困境儿童、困难老人、罕见病患者、流动人口、受灾群众等特殊群体免费无偿提供医疗康复、照料护理、职业教育、技能培训、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导、社会融入、应急救援等慈善服务。

慈善空间是指将慈善捐赠、慈善帮扶、慈善宣传、志愿活动等一种或多种慈善元素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场景的场所空间。

“互联网+慈善超市”项目:作为“互联网+慈善超市”的升级版,今年9月2日,张家港市首批“云上+实体”慈善超市开张,助力帮扶举措更加精准。线下,慈善超市实体门店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,集款物募集、困难群体救助、商品销售、慈善文化宣传、志愿服务、便民服务于一体,营业收入全部用于慈善事业;线上,方便市民在线购买商品的同时,进一步丰富慈善帮扶应用场景。

慈善扶贫(就业)基地:保就业就是保民生。吴中区慈善基金会通过慈善资金引领,引导爱心企业加入,建立慈善扶贫(就业)基地,为辖区内低保、低保边缘和困难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岗位。截至目前,以金庭、东山等沿太湖地区为重点,已累计建立19个慈善扶贫(就业)基地,提供劳动就业、技能培训、生产资料、农业技术指导等服务。今年以来,慈善扶贫基地共帮扶174个困难家庭成员实现就业。

“27℃善谷空间”:在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,“27℃善谷空间”以社工站为功能载体,以慈善赋能社区治理为理念,集聚资源、探索创新,为辖区内的社会工作者、社会组织、社区志愿者、社区慈善提供全类别、全要素、全方位的服务,打造枢纽型、支持型、慈善型的平台空间,助推社区治理新发展。27℃是人体舒适的温度,也是凝聚人心的温度。有声党建图书馆、益咖吧、办公区、展示厅、路演厅、个案室、减压室、小组室……“27℃善谷空间”集服务、活动、学习、交流于一体,为社会组织、居民提供持久而温馨的服务和陪伴,努力实现党建引领下有温度、有活力、有创新的社会服务新模式。

此前举行的“汇聚慈善力量·助力共同富裕”主题活动上,市民政局为首批认定的22家“慈善实体”和45家“慈善空间”授牌。作为一次先行先试的探索,“慈善实体”“慈善空间”逐渐在我市“落地开花”。

到2025年底,将认定100家“慈善实体”,夯实慈善服务载体,建立现代慈善服务体系;认定1000家“慈善空间”,打造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的现代慈善事业新格局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